一、考試要求和目標
全日制攻讀民族學人類學碩士專業(yè)學位入學考試“民族學理論與方法”考試,包括民族學人類學理論、田野調(diào)查理論與方法論兩門基礎課程和各人類學分支學科的內(nèi)容。目的在于測試考生對于民族學人類學基本概念、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的掌握情況和運用能力。要求考生系統(tǒng)掌握人類學的基本特點、概念、理論、研究方法和原則,清楚人類學學科發(fā)展歷程和現(xiàn)狀,并具備能從文化人類學的視角運用相關理論和方法描述、說明、分析社會文化現(xiàn)象的能力。
二、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
(一)考試分值及考試時間
本科目滿分為150分,考試時間為180分鐘。
(二)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
(三) 試卷題型結構可能包括:
名詞解釋題
解答題
論述題
三、考試范圍及內(nèi)容
“民族學理論與方法”考試范圍和內(nèi)容分兩個部分,第一個部分主要考察考生對人類學理論和方法的發(fā)展脈絡掌握情況,第二部分側重考察文化研究的重點和研究方法的演變。
第一部分:人類學的理論脈絡
第一章 古典進化論學派
第一節(jié) 古典進化學派產(chǎn)生的背景及其主要概念
一、古典進化學派產(chǎn)生的時代背景和學術背景
二、人類思維同一性(人類心理一致說)
三、實證主義
四、單線進化論
五、萬物有靈論(泛生論)
六、比較法、殘存法
七、氏族、胞族、部落
八、古典進化論學派對母權制、內(nèi)婚制、外婚制、父權制、圖騰制度的研究
第二節(jié) 代表人物及其觀點
一、愛德華·伯內(nèi)特·泰勒
二、路易斯·亨利·摩爾根
三、詹姆斯·喬治·弗雷澤
第三節(jié) 歷史地位及其局限性
一、古典進化論學派的學術貢獻
二、古典進化論學派的歷史局限性
第二章 傳播論學派
第一節(jié) 文化傳播論的主要理論和概念
一、文化的產(chǎn)生與傳播
二、文化傳播中的“借用”
三、文化圈
四、區(qū)域研究
第二節(jié) 代表人物及其觀點
一、弗里德里?!だ郀?/p>
二、萊奧·弗羅貝紐斯
三、弗里茨·格雷布內(nèi)爾
四、威廉·施密特
五、威廉·里弗斯
六、埃里奧特·史密斯和威廉·詹姆斯·佩里
由于篇幅有限,無法為同學全面展示,想要了解更多,請點擊下面附件進行下載。
您填的信息已提交,老師會在24小時之內(nèi)與您聯(lián)系
如果還有其他疑問請撥打以下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