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在職研究生頻道訊:11月17日,全國“經濟倫理與社會公正”學術研討會暨中國經濟倫理學第六次學術研討會在中原樓七樓會議室舉行。
本次會議由中國倫理學會、中國倫理學會經濟倫理學專業(yè)委員會主辦,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湖北省倫理學學會、湖北省哲學學會、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哲學院及經濟倫理學研究所承辦。本次會議的主題是“經濟倫理與社會公正”。
《倫理學研究》主編、湖南師范大學倫理學研究所唐凱麟教授,中國倫理學會會長、清華大學人文學院院長萬俊人教授,中國倫理學會副會長、經濟倫理學專業(yè)委員會會長、南京師范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王小錫教授,中國倫理學會副會長、湖北省倫理學學會會長、湖北省教育考試院院長江暢教授,中國倫理學會副會長、上海師范大學周中之教授,中國倫理學會秘書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孫春晨研究員,《道德與文明》主編、天津社會科學院哲學所楊義芹研究員,湖南師范大學倫理學研究所所長王澤應教授,我校黨委書記張中華教授、副書記齊文遠教授、副校長劉可風教授等參加了本次會議。來自清華大學、湖南師范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南京師范大學、上海師范大學、南京大學、東南大學、中央財經大學、上海財經大學、華中師范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湖北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等28所高校及科研機構的70多位專家學者參會。
大會開幕式由我校副校長劉可風教授主持,齊文遠教授、萬俊人教授、王小錫教授、江暢教授先后致辭。齊文遠副書記代表學校向參會的專家學者表示熱烈歡迎,他在歡迎辭中介紹了我校的基本情況,肯定了我校經濟倫理研究所的工作并預祝會議取得圓滿成功。萬俊人教授通過“經濟倫理”、“社會公正”、“經濟倫理學會”三個關鍵詞,概括了經濟倫理學的發(fā)展和重要地位,并對中國經濟倫理學給予很高的評價和期許。王小錫教授高度評價了經濟倫理學的學科價值,并對未來把中國經濟倫理學推向世界作了展望。江暢教授則以地域公正與代際公正為切入點,談了他對大會主題“經濟倫理與社會公正”的理解,并祝會議圓滿成功。
第一場大會發(fā)言由我校哲學院副院長陳食霖教授主持,周中之、劉可風、孫春晨、龍靜云、胡真圣五位學者分別作了發(fā)言。其中,周中之論述了當前中國的消費倫理規(guī)范體系;劉可風探討了經濟倫理關系中的三個混淆和建立經濟倫理關系的關鍵;孫春晨討論了哈耶克為什么會反對社會正義;龍靜云提出了制度變遷與經濟領域中的道德問題及治理對策;胡真圣則對從傳統(tǒng)經濟思維到正義思維的轉變提出了見解。最后,王澤應從“原點、重點、難點”三個層次對五位學者的發(fā)言作了點評。
第二場大會發(fā)言由楊義芹研究員主持,韓東屏、宮敬才、強以華、柴艷萍、郝云、趙愛玲、陳燕七位學者分別作了發(fā)言。其中,韓東屏論述了把“救人是第一位的”推廣到醫(yī)療衛(wèi)生領域的理論和現(xiàn)實可行性;宮敬才提出了馬克思政治經濟學的核心范疇問題;強以華探討了經濟倫理的內涵和本質;柴艷萍討論了消費者的三種社會責任;郝云提出了如何從經濟學與倫理學結合的角度看制度的效率與公正;趙愛玲提出了將人本發(fā)展、民主公平、創(chuàng)新包容、誠信和諧作為中國社會價值觀的核心;陳燕則從女性主義角度,對如何通過經濟基礎推動關懷德性的普適化發(fā)表了看法。最后,湖北大學戴茂堂教授以“經濟與倫理”、“制度與德性”、“‘以人為本’與社會問題”三對關系為總結,對七位學者的發(fā)言作了點評。
隨后會議分別以“經濟倫理”和“社會公正”為主題設立了兩個分會場,東南大學王玨教授和上海財經大學徐大建教授分別作為召集人主持了兩個分會場的小組發(fā)言與討論。在小組發(fā)言和互動討論中多學科背景的專家學者暢所欲言,圍繞會議主題進行了廣泛交流和深入探討,使“經濟倫理”與“社會公正”的主題得到進一步深化。小組討論結束后,衡陽師范學院賀漢魂教授和河北大學黃云明教授分別作為匯報人對兩個分會場的發(fā)言討論情況向大會作了總結和匯報。
最后,在中國倫理學會經濟倫理學專業(yè)委員會秘書長、南京師范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王露璐教授的主持下,我校哲學院哲學系主任龔天平教授作了會議總結。
本次會議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為經濟倫理學的思想交流搭建了良好的平臺,是經濟倫理學的一場盛會。參會嘉賓紛紛對會議表示高度贊賞,他們希望經濟倫理學專業(yè)委員會能越做越好,并愿意從各方面提供幫助和支持。
文章來源: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新聞網
—中國在職研究生招生信息網
您填的信息已提交,老師會在24小時之內與您聯(lián)系
如果還有其他疑問請撥打以下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