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考試形式和試卷結構
一、試卷滿分及考試時間
試卷滿分為 150 分,考試時間為 6 小時.
二、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
三、試卷的內容結構(知識點)
總平面設計(70分)考查知識點: | |
1、功能布局 | 約占30% |
2、交通流線 | 約占30% |
4、設計創(chuàng)意 | 約占20% |
5、圖面表達 | 約占20% |
建筑單體設計(80分)考查知識點: | |
1、功能布局 | 約占30% |
2、建筑造型 | 約占20% |
3、技術、結構措施 | 約占 15% |
4、設計創(chuàng)意 | 約占 20% |
5、圖面表達 | 約占15% |
四、試卷的題型結構
設計作圖
第二部分 考察的知識及范圍
一、 考試目的
檢驗應試者掌握建筑設計及城市規(guī)劃的基礎知識、基本原則和基本方法,了解建筑設計及城市規(guī)劃的有關政策和技術法規(guī),理解和處理建筑功能、技術與藝術三者的關系,對建筑群體的綜合布局與建筑方案設計構思能力和設計能力,對試題能做出符合要求的答案,包括:總平面布置(含場地分析、豎向設計、停車場、道路、廣場、綠化布置等)、平面功能組合、合理的空間構成、建筑形態(tài)及造型及相關的技術處理措施等,并符合法規(guī)規(guī)范。
二、 考題類型
完成某一特定基地條件下一綜合功能的建筑單體或群體的建筑方案和規(guī)劃設計。建筑規(guī)模在 1500-5000 ㎡的中小型民用建筑的新建或改、擴建,包含建筑單體設計以及群體規(guī)劃和場地設計的相關內容,可能涉及室內外環(huán)境設計和構造設計等內容。適當了解生態(tài)建筑及環(huán)境的一些設計手法,思考建筑的可持續(xù)發(fā)展,以及地域文化中的建筑設計等問題。
1. 主要類型包括文教建筑、辦公建筑、博覽建筑、商業(yè)建筑、居住建筑、旅游景觀建筑等。舊建筑的更新設計包括民用建筑的功能更新、工業(yè)建筑改造為民用建筑等。
2. 尤其關注城市環(huán)境中的公共建筑設計,將各種復雜的條件和制約轉化為設計問題的思考,并帶入到設計研究中去解決問題。
三、考題要求
1、總平面設計
合理進行總平面布局,考慮建筑群體之間的相互關系,以及與周邊環(huán)境的關系,注意處理好人、車流線關系
2、各層平面設計
根據不同類型建筑進行平面布局,處理好主要空間和次要空間、使用空間和交通空間的關系,使建筑內部空間既聯系方便又各自獨立;
3、造型設計
建筑造型應符合其自身的性格特點,基于環(huán)境和結合現代建筑設計理念進行設計構思,注意對形式美的規(guī)律加以運用。
4、綜合知識
熟席相關的規(guī)范、條例;
了解相關的結構選型知識和材料知識。四、圖紙表達
● 總平面
1、要求標注一道總尺寸,以米為單位;
2、標注建筑層數;
3、標注指北針、室內外標高;
4、標注主次出入口和人車流線。
● 各層平面
1、要求標注圖紙比例;
2. 要求標注兩道尺寸;
3、標注各功能空間的名稱;
4、正確表達樓梯上下方向。
● 立面圖
1、要求標注圖紙比例;
2、線型表達美觀。
● 剖面圖
1、要求標注比例尺及標高;
2、要求線型表達能正確反映剖切面各部位的關系。
● 彩色效果圖
1、效果圖大小不小于 A3 ;
2、表達方式不限;
3. 報考建筑技術科學方向可以不繪制效果圖。
● 簡要的設計說明
● 表現方式
以能清楚表達設計概念或意圖為原則,具體表達的內容或形式, 如平立剖面(含局部)、透視軸測、構造節(jié)點、分析圖、文字注釋、色彩表現及工具等,可以根據表現需要來確定。效果圖大小及表現形式必須能清楚地表達設計意圖,主要的效果圖不得小于 A3 大小,上色與否詳見試卷。
● 圖幅與版面
采取 A2 透明紙 3-5 張,可以以不透明紙襯底。圖紙規(guī)格必須嚴格保持一致,若有不合要求圖紙,一律作廢。自帶圖紙。草稿紙及考卷在考試后一律回收。版面布置應力求整潔規(guī)范。有多張圖紙時,橫、豎構圖形式要求一致,設計標題格式應統一。特殊情況詳見具體考試時的要求。
您填的信息已提交,老師會在24小時之內與您聯系
如果還有其他疑問請撥打以下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