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詳情
ARTICLE DETAILS

吉林大學召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博士研究生項目座談會

  4月20日,校長張希邀請獲得2024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博士研究生項目支持的在校博士研究生和部分指導教師開展座談交流。會議由張希主持。研究生院院長孫俊奇、科研院院長常毅參加了本次座談。

  會上,張希簡要回顧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發(fā)展歷程。他指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對推動我國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發(fā)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近年來,基金委支持力度不斷加大,體現(xiàn)了黨和國家對基礎研究的重視。這次設立的博士研究生項目,進一步豐富了人才類項目體系,致力于及早選拔人才,培育科學素養(yǎng),激勵創(chuàng)新研究,為高質量基礎研究人才隊伍培養(yǎng)后備力量。吉林大學作為首批試點單位,在本次評審中取得了較好的成績。這是各位同學和指導教師認真準備、努力探索的成果,更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對學校人才培養(yǎng)工作的支持與鼓勵。

  張希表示,重視人才培養(yǎng)是吉林大學一以貫之的辦學理念。本科階段要注重通識與專業(yè)教育相結合,不斷完善知識學習、能力培養(yǎng)和價值塑造的育人體系;研究生階段不僅是學習知識,更是創(chuàng)造知識, 在創(chuàng)造知識的過程中學習創(chuàng)造知識的方法。本次博士研究生項目,是科教融匯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一次有益嘗試,可以鼓勵學生從跟隨、學習走向獨立探索。導師指導學生申報項目,更多的是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引導學生完善思維邏輯,交流項目申報的規(guī)范和經(jīng)驗,這一過程本身就是研究生培養(yǎng)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年是吉林大學研究生院成立四十周年,四十年來吉大培養(yǎng)的一大批優(yōu)秀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成為了各行各業(yè)的中堅力量。相關部門要積極總結四十年來學校研究生培養(yǎng)的經(jīng)驗,積極探索研究生培養(yǎng)的新模式、新路徑,不斷提高高層次人才的培養(yǎng)質量。

  張希在交流中與同學們分享了自己對科研工作的一些思考。他指出,科研工作要堅守初衷,致力于發(fā)現(xiàn)真問題、解決真問題??茖W的進步往往是非線性的,我們可以計劃實驗,但不一定能預見實驗的結果。要密切注意實驗中與預想不一致的現(xiàn)象,抓住實驗中的偶然現(xiàn)象,探究現(xiàn)象背后的本質,有可能帶來科研的突破。科研工作要始終踐行科學精神,實事求是,不盲從潮流,不迷信權威,大膽假設,小心求證。張希叮囑同學們,項目不是榮譽,而是具體的工作,要以嚴謹?shù)墓ぷ鲬B(tài)度、卓越的工作成績回饋基金委的信任和支持。

  與會研究生分享了博士生基金申請和答辯中的收獲和體會。人工智能學院博士研究生葉航廷說:“在申報過程中,我深刻體會到了學術研究的嚴謹性和系統(tǒng)性。做好科研需要豐富的知識積累,需要擁有對前沿方向的敏銳洞察力,需要探索項目落地的可行性,也需要提出嚴謹?shù)膶嶒灧桨笀?zhí)行策略。” 同為人工智能學院的博士研究生于卓含說:“在撰寫申報書時,我更全面地了解研究領域科研進展和面臨的挑戰(zhàn),也明確了研究的整體框架和具體技術路線。”申報項目成為一次難得的學術鍛煉?!坝?5分鐘的時間與評委交流項目內容和回答具體問題,這一過程我認為比10分鐘的匯報更加重要?!?吉林大學白求恩第二醫(yī)院博士研究生王蒿說道。儀器科學與電氣工程博士研究生劉懷湜也有這樣的體會:“會評期間與專家的交流拓寬了我的科學視野與思辨能力。”儀器科學與電氣工程學院博士研究生高興表示,申報項目的過程中,科研院和課題組的老師們始終鼓勵我要自信,要把自己想表達的完全表達出來,并指導我無論是準備材料還是現(xiàn)場表達,都要簡潔明確,讓“大同行”和“小同行”都能理解工作的價值和意義。指導教師圍繞科研選題、科研鍛煉分享了思考。汽車工程學院章新杰老師指出:“科研選題要切合博士研究生實際能力,避免項目“空”和“大”。”儀器科學與電氣工程趙雪嬌老師補充說:“項目名稱既要體現(xiàn)學生的學術品位,又高度概括需要解決的科學問題?!北敬雾椖可陥笫茄芯可鷮W術能力的一次歷練。動物醫(yī)學學院李心慰老師說:“項目申報對于導師和學生都是一次成長。通過項目答辯,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以提升?!?/p>

報名申請
請?zhí)峁┮韵滦畔?,招生老師會盡快與您聯(lián)系。符合報考條件者為您提供正式的報名表,我們承諾對您的個人信息嚴格保密。
姓名*
提 交
恭喜你,報名成功

您填的信息已提交,老師會在24小時之內與您聯(lián)系

如果還有其他疑問請撥打以下電話

40004-98986
0/300
精彩留言